四类"问题孩子"的教育方法发表时间:2020-09-27 08:59
第一类:精力过剩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,爱闹,爱打架,难以管教,但他们较聪明好动,反应快,接受能力强。 一、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“不听话的孩子”,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。 二、要适当放手,管教适度。管教若太严,与他们性格不对劲,就会适得其反。要给他一定自由,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。 三、耐心教导:即耐心教育与疏导,通过讲道理,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“主见”并不那么好,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,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“主见”,克服自己的毛病,逐步走向成长之路。 第二类:上课不专心听讲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、好玩、爱讲话,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。对此类孩子的教育,有的家长说,“那是学校的事,不该我来管,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。”实际上,训练孩子专心听讲,要从日常生活入手,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。 一、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; 二、在生活中,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,如安排三、四件事,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,最后做什么,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; 三、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,和孩子讲话,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; 四、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; 五、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,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。 第三类: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“穿要名牌,吃要精品,”讲究吃穿,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、三轮车。 一、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,艰苦朴素,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; 二、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,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; 三、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,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。 第四类,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 此类孩子对父母,师长的教育,充耳不闻,当耳边风。 一、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,理解父母、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; 二、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,消除他们的“敌意”,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; 三、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,让他说原因,说理由,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的; 四、要多一点宽容,教育之后,还会做错事,要给予改正的机会,要耐心,要等待; 五、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,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,有的父母嘻嘻哈哈,有的漫不经心,有的轻描淡写,有的各唱各的调,这都不利于教育。
(来源:网络) 上一篇第5周学校工作安排
下一篇考试易焦虑 家长怎么办
文章分类:
家长课堂
|